![]()
我们的母校,我们的同学
我们的母校--宁冈中学,座落在湘赣边界有着美丽传说的龙江书院。
它,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龙江书院始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是当时相邻茶陵、酃县、永宁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宁冈中学1939年至1969年办校在这里,我们1967年高中毕业同学的中学时代都在这里度过。
它,有着辉煌的红色传承。1928年4月28日,叱咤风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与朱德在这里首次见面;中国工农革命军营以上干部会议在书院的文星阁召开;最早的军政院校的摇篮,国防大学的前身,红军干部教导队在这里举办。国务院1961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影响巨大,载入中国史册。
宁冈中学,我们在这里学习知识,积攒力量,开拓视野。
它如知识“航母”,让我们有了登陆的平台,起飞的基点,扬帆的码头。
我们在这里学习了语史外,数理化,有数十名任课老师,师恩永铭在心,这里是我们的知识起步的摇篮,奠定了我们最基本的文化基础。
在这里,我们班前后36名学友,结交了深厚的情谊,多年的相处,陪伴,接受洗礼,收获了人间最重要的师生情,学友情。
在这里,沿着“严谨,求实,奋进,创新”的校训指引,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耳濡目染,给我们极其难忘的记忆。
五十年前,我们血气方刚,从这里走向社会,奔赴各个不同岗位,其中有12位同学分三批参军入伍。
半世纪后,我们白发染鬓,回到母校,畅谈切身体会,感慨万千。五十年后的聚会,不再年少轻狂,多了沉淀凝重。
五十年前五虎岭下宁冈中学同窗读书声,
半世纪后三孔桥边龙江书院共桌话健康。
愿同学之情恒久,
愿友谊之树常青。
祝全体老师健康长寿!
愿全班同学保重身体,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2017年7月
龙江河畔,五虎岭下,三孔桥边,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老书院--龙江书院。
![]()
2017年,适逢井冈山根据地创建90周年和宁冈中学1967年高中班同学毕业50周年。
7月31日,在我们的母校宁冈中学旧址龙江书院门口,1967年宁冈中学高中班毕业同学聚会合影。
全班高中期间前后36人,除了龙英峰、朱清娥两位同学仙逝外,这次因病在吉安、南昌住院2人,临时生病不能到会2人,因事外出不能到会3人,实到27人。老师代表1人,家属列席参加10人。
除了大部分同学住在吉安市地区以外,还有小部分同学分别从居住地北京,上海,南昌,宜春,赣州赶来,都是为了这难得的一次聚会,喜悦的一次相逢,面对面的一次问候。
![]()
龙江书院,始建于清道光庚子年(1840),当时为湘赣边界的茶陵、酃县、永宁(即后来宁冈)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书院座西南朝东北,砖木混合结构,穿斗式梁架,封火硬山墙,阴阳瓦屋面,由前后三进,左中右三组,以中轴线对称布局而成的一个建筑组群。面阔38.16米,进深53.40米,占地面积2037.7平方米。中间依次为门厅,明道堂,文星阁,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启秀斋,珍席斋,锦心斋,报公祠,漱芳斋,梯云斋,步月斋,崇文祠。书院内屋宇参差,天井错落,回廊串通,俗称“九井十八厅”。
1927年9月,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进入宁冈,11月下旬在龙江书院创办了军官教导队。1928年4月26日,朱德、陈毅率部到达龙市。4月28日,在这所古学堂里,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面,孕育了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井冈山会师”,从此,书写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1961年3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1939年起,宁冈县立初级中学以龙江书院为校舍,1958年9月后增设高中部,一直延续到1969年3月,在此办学。我们的中学六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
龙江书院与门前状元桥。
“状元桥”上过了多少位状元不得而知。然而,我们知道的是:中国十大元帅有5位,十位大将有3位,还有15位上将,21位中将,16位少将,建国后有24位省部级以上官员(含副总理以上)曾经在井冈山生活、战斗过。当年,他们中多数人走过这座桥。
![]()
如痴似醉难忘五十年前耕读画
魂牵梦萦永铭半世纪来同学情
五虎岭下井冈英烈彪炳华夏
三孔桥边宁中学子情牵热土
![]()
校园内的大樟树,树龄三百余年。它见证了校园今夕。似乎在向我们诉说远去的故事。两栋新建的教学大楼和书院旁边一排曲尺型老教室分列大樟树两边,树下曾经是学校的篮球场,排球场,还有阅报栏。
2017年7月31日,期待已久的宁冈中学1967年高中班同学毕业50周年庆,在这里举行。
![]()
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座落在校园西北侧。前临龙江河,背依五虎岭。这里安放着陈毅、谭震林、滕代远、陈正人、杨梅生、谭甫仁、左叶、赖春风、江燮元、刘子云、刘型、朱良才等20余位老一辈革命家的骨灰和袁文才、陈毅安、宛希先、龙超清、刘辉霄等烈士的遗体(或遗骨)。1987年4月19日,彭真同志对宁冈县党政负责人说:“陈毅、谭震林、滕代远……这么多烈士的骨灰存放在烈士陵园,你们要好好保护啊!”1988年5月20日,宋任穷同志拜谒烈士陵园后,题词:“井冈英烈,与日月齐辉,与天地共存!”1992年6月19日,时任国防大学校长的张震带着300多名将校来到烈士陵园,题词:“井冈雄魂”。
![]()
我们的高中班是由原初三甲乙两个班同学合并进化过来的。
这是1964年7月,初三(甲)班初中毕业合影。
左起:
第一排:许国才,丁雪珍,赵胜难,廖香妹,贺清香,吴淑贞,尹丁香,朱春香,刘胜莲,廖石炎。
第二排:肖才庭,肖中柱老师,谢道民老师,刘超凡老师,王正本老师,于锡模(于郢),龙子喜,江己古(江立新)。
第三排:肖桃元,饶仁海,邓平,刁观生,黄秋龙,黄炳炎,文福妹,范丙海,XXX。
第四排:王德古,陈德诚,谢云芳,刘招生,刘辉亮,黄志和,曾名忠,谢子元,赖吉根。
未参加合影的:饶仁生,王金许,刘正德,吴建华,张茂发,尹声远,许金香等。
![]()
这是1964年7月,初三(乙)班初中毕业合影。
左起:
第一排:朱清娥,龙志忠,谢先祖,范良明,陈祖华,尹德才,徐松年,贺慧香;
第二排:唐爱兰,彭湖莲,尹如玉,李樵莲,尹菊秀,易香妹,黄龙,王正本老师;
第三排:谢华新,龙兰香(龙英峰),谢正基,范茂盛,饶福香(饶辉),段有元,曾国胜(曾庆东),范光明,谢福田;
第四排:王国柱,谢春根,刘超凡老师,文社福,尹丁文,XXX,李明才,赖俊香,刘瑞生老师。
未参加合影的:王新普,贺秋风,戴其明,黄玲玲,曾仁秀,谢斋菊,谢国寿,肖仁祥,段志华,刘金贻等。
![]()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面对大部分同学将要到农村去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8年7月27日部分师生合影。
1967年宁冈中学高三年级(宁冈高中第五届),初三年级(宁冈初中第三十八届)毕业合影。
照片上共99人,其中教师、县校领导6人,高三班22人,初中甲乙两个班68人,1968年高三班3人。照片99人中至今还有6位初三同学不知姓名。
龙江书院匾牌两边,熟悉的写着两条毛主席语录。左,“整个的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断,最有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右,“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工农武装割据,其意义决不局限于边界各县,……”。
![]()
1967年,刘超凡老师和部分师生合影。
刘超凡老师在宁冈中学工作时间较长,在师生中威望较高。
![]()
"宁冈红卫兵首届政工会宁冈中学赴兴国参观学习代表团"(1968.6.8)
![]()
1968年7月27日,宁冈中学1967年高中班同学合影。
左起:
第一排:李运周(县大联筹),唐爱兰,尹菊秀,丁雪珍,朱清娥,李樵莲,刘胜莲,易香妹,顾金明(县武装部政委),赵胜难;
第二排:谢新民(初三),邓祖恩(高二),陈祖华,廖石炎,黄炳炎,尹德才,曾玉华,曲明,谢华珍(初三),刘超凡老师;
第三排,张苏宁(高二),段有元,谢华新,江己古,骆绍芳(高二),范茂盛,梁春亭(支左部队),范光明,冯万珍(县武装部部长兼校革委会主任),黄龙,肖才庭,李明才,谢福田。
1968年2月应征入伍的王德古,龙志忠,龙英峰,肖桃元,徐松年,黄志和,黄秋龙,谢先祖8位同学不能参加毕业照外,还有范良明,谢正基,赖吉根,路野,于锡模(于郢)未参加毕业照。
![]()
1968年2月25日,即将入伍的1967年高中班8名同学与部分师生合影。
之后,1968年12月,1969年12月,1967年高中班先后又有各2名同学应征入伍。至此,该班毕业的33名同学中,有12名奔赴部队保家卫国。
![]()
1968年2月25日,即将应征入伍的黄秋龙、王德古、肖桃元、龙志忠与江立新、范茂盛同学留影。
![]()
带有时代沧桑感的龙江书院。
书院常常让岁月改变了模样。一度,龙江书院牌匾被“红军干部教导队”牌匾所替代。
![]()
龙江书院“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之意。求学上进,方能明道。
真正“明道”之声扬名,还是自红军干部教导队建立之后。
![]()
这里镶嵌着陈毅同志拟就,红军宣传队书写的标语,历经九十年风雨,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白军里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红军中官兵伕薪饷吃穿一样。
体现了红军中官兵一致的好传统。
![]()
1927年11月下旬,毛泽东在这里创办了第一期红军军官教导队。参加受训的学员,来自军队的下级军官和边界各县的骨干力量,共计150余人。
教导队每天“三操两讲”,既学军事,又学政治。毛泽东多次亲临讲课。
![]()
这是龙江书院“红军教导队”旧址。
![]()
现在这里是著名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来此接受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
龙江书院“文星阁”。
正如一位联友所吟:
书院漫登临,波光云影,如诗如画;
文星重俯瞰,幽径轩窗,古色古香。
在“文星阁”楼上,当年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召开过两军会师后的首次会议。
1928年4月28日,在龙江书院门口,从未见面的朱、毛两人紧紧握手,接着,大家登上“文星阁”,围坐在一起开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朱德部队中的干部有陈毅、王尔琢、王展诚;毛泽东部队中的干部有张子清、何挺穎、何长工、袁文才;湘南农军干部有胡少海、刘泰、蔡协民、邓允庭、邓宗海、黄克诚;宁冈县党政负责人有龙超清、刘辉霄等。
会议中,毛泽东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情况,朱德介绍了湘南暴动和部队转移上山的经过。大家讨论和研究了两军会师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中国红军第四军)的重大事项,决定于5月4日召开军民庆祝大会。
我们学校的上下课铜钟就悬挂在文星阁下方。当年的传达室职工兼打钟员黄仁甫老人就住在楼下住室。
![]()
师德无量。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教诲,点亮我们心中的知识明灯。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校领导和各位老师们的名字:
钟应瑞,曲广仁,汤仁文,刘超凡,黄振堂,赵尚文,徐祖文,刘瑞生,周灿培,谢道民,肖中柱,梁仁淳,谢敏,王正本,叶鼎秀,张子善,邓乃愚……
![]()
1999年8月22日,宁冈中学1967年高中毕业班同学与老校长钟应瑞、曲广仁,老师徐祖文、肖中柱、王正本、刘瑞生等合影留念。
![]()
1999年8月聚会时,同学们向老校长钟应瑞敬酒。
![]()
1999年8月聚会时,范光明,李明才,廖石炎,赵胜难,丁雪珍等同学在聚会上。
![]()
1999年8月聚会时,陈祖华,黄炳炎,龙英峰(龙兰香),朱清娥,唐爱兰,尹菊秀同学在聚会上。
![]()
1999年8月聚会时,学生与老师共叙师生情。
![]()
1999年8月聚会时,老校长曲广仁,老师肖中柱在聚会上。
![]()
1999年8月聚会时,王正本,刘瑞生两位老师在聚会上。
![]()
1999年8月聚会时,刘瑞生老师在发言。
![]()
1999年8月聚会时,徐祖文(中),肖中柱,刘瑞生三位老师在聚会上。
![]()
1999年聚会时,龙志忠同学在发言。
![]()
2009年10月20日,宁冈中学1967年高中班同学在古城镇花巷村尹德才李樵莲同学家里聚会合影。
![]()
1999年8月22日,1967年高中班毕业时33名同学中先后参军入伍的12名同学合影。这么高比例的同学参军入伍是宁冈中学历届毕业生中前所未有的。
左起:
前排:肖才庭,龙英峰(龙兰香),黄秋龙,段有元,曲明,徐松年,谢先祖;
后排:肖桃元,龙志忠,江立新(江己古),黄志和,王德古。
12位参军的同学中,提干6人,其中正团职1人,正营职1人,连职4人。
全班同学中,现有正处1人,副处1人,科级和中级职称以上近20人。
![]()
全班高中毕业时33位同学中,有6位合成3对结为夫妻。分别是尹德才李樵莲同学,黄秋龙丁雪珍同学,范光明唐爱兰同学。8位女同学中有2位(易香妹,刘胜莲)与当年的军人结婚。
这里,不妨秀一秀部分同学的夫妻照。
左下角照片为尹德才李樵莲夫妇。上面和右下角照片为李樵莲同学在校时和五十年后现在的照片。
尹德才李樵莲夫妇是同学中创业的佼佼者。从宁冈,到吉安,再到南昌,事业越做越大。
![]()
范光明唐爱兰同学夫妇合影。
范光明曾经担任大陇小学和宁冈希望小学校长,为当地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精力。
![]()
黄秋龙丁雪珍同学夫妇合影。
黄秋龙当年曾经担任过宁冈中学的学生会主席。
![]()
谢先祖贺清香夫妇合影。
![]()
江立新徐二玲夫妇合影。
江立新同学曾任28集团军某团政委,转业后任吉安市农业银行行长。
曾几何时,这般夫妻相携共学的场景温馨弥久。
![]()
龙志忠眭大妹夫妇合影。
![]()
徐松年周敏明夫妇合影。
![]()
黄志和陈冬娥夫妇合影。
![]()
肖桃元刘同心夫妇合影。
![]()
李明才梅华香夫妇的合影。
身边两位孙子在院子里追逐奔跑,映照天伦之乐的一副美景。
![]()
黄龙张新媛夫妇合影。
![]()
肖才庭龙秋莲夫妇合影。
![]()
易香妹同学与先生郑国宝合影。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多出去走走吧。
![]()
1994年7月,谢先祖龙志忠同学两家合影。
![]()
1986年5月,尹德才李樵莲同学夫妇与龙志忠同学在南昌合影。
![]()
2017年5月2日,江立新夫妇和龙志忠夫妇在北京万国城会见了前来清华大学参加校庆的老同学徐松年。
![]()
2017年7月5日,于锡模(于郢)龙志忠同学在上海威斯汀大饭店合影留念。
![]()
李樵莲,唐爱兰,易香妹,朱清娥,丁雪珍,赵胜难,尹菊秀7位女同学与部分男同学的家属贺清香,贺慧珍,眭大妹,徐二玲,张新媛合影。
![]()
范光明,谢正基,肖才庭,黄志和,徐松年等同学在聚会上。
![]()
肖桃元同学(中间穿围裙者)还是营厨高手。
![]()
2009年10月20日,1967年高中班同学先后应征入伍的10名同学合影。左起,前排:谢先祖,肖才庭,徐松年,黄秋龙,段有元;后排:肖桃元,江立新,王德古,龙志忠,黄志和。
![]()
我们属于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当时没有考大学的机会。但是同学们没有就此停步。据了解,全班有徐松年,丁雪珍,江立新,龙志忠,肖桃元,范茂盛,黄炳炎,黄龙等8位同学继续努力,考取了大专以上第二学历。有范光明,谢福田,曾玉华等3位同学继续考取了中专(师范)文凭。即使回到农村务农的5位同学也在新农村建设和教育后代中发挥作用,勤劳奋斗,在致富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这是徐松年同学参加清华大学73级校友纪念大会的留影。
![]()
龙志忠同学2016年10月参加江西大学新闻系同学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留影。
![]()
2017年8月,肖桃元同学(第二排左三)与赣南医学院的同学在井冈山欢乐相聚。
![]()
2017年,适逢井冈山根据地创建90周年和宁冈中学1967年高中班毕业50周年。
2017年7月31日,宁冈中学1967年高中毕业同学聚会在“会师园”举行。肖中柱老师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出席。
![]()
这次同学聚会,由黄龙同学主导,肖才庭,肖桃元,黄炳炎,谢正基等同学参与筹备。参与筹备组的同学,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尹德才,谢先祖,龙志忠等同学参与了筹备微信协商活动。
![]()
这次聚会由龙志忠同学主持。
![]()
2017年7月31日,同学及家属在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前面合影留念。
![]()
同学及家属在龙江书院前面合影留念。
![]()
这次聚会,有两位同学因病住院不能前来参加。
李明才同学通过录音视频表达了他的意愿。
各位老同学:
您们好!
很遗憾不能来参加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聚会,我有太多的心里话要和同学们说,三言两语难以表达我此刻激动的心情。
感谢同学们对我的看重,个个同学打电话、发信息关心我的身体,我不能一个个回复,请老同学们见谅!
在此祝愿老同学们玩得开心,年年安康,晚年幸福,万事如意!
李明才
7月29日于南昌
![]()
师生情深。考虑到许多老师年事已高,参加聚会身体难以胜任,我们唯一邀请了肖中柱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参加。
左起:
谢先祖,肖中柱老师,龙志忠,黄志和。
![]()
我们班上的“48”式。
左起:
前排:段有元,赵胜难,肖才庭,徐松年;
后排:黄龙,范良明,范光明,谢正基,廖石炎。
![]()
我们班上的“49”式。
左起:江立新,肖桃元,王德古,黄志和,龙志忠。
![]()
全班原有8名女同学。除了朱清娥同学仙逝外,这次唐爱兰,尹(邹)菊秀因病未能出席聚会,一共有5位到会。
左起:丁雪珍,赵胜难,刘胜莲,李樵莲,易香妹。
![]()
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同学到高中三年级的不多,这两组同学便是。
肖桃元,刘胜莲,江己古(江立新);
徐松年,谢正基,黄炳炎。
![]()
参加聚会的本班5位女同学李樵莲(前排左4),赵胜难(后排左1),刘胜莲(后排左2),易香妹(后排左6),丁雪珍(后排左7),与8位男同学妻子合影留念。
![]()
老照片左起:
前排:唐爱兰,范良明,王国柱,刘超凡老师,文社福,龙兰香(龙英峰),范茂盛,彭湖莲;
后排:范光明,谢先祖,龙志忠,谢正基,黄龙,谢华新,徐松年。
![]()
老照片左起:
前排:朱清娥,易香妹,唐爱兰;
中排:谢春根,张苏宁,谢子明,谢先祖,谢 新民,李樵莲,周灿培老师;
后排:龙志忠,邓祖恩,龙兰香(龙英峰),XXX。
![]()
老照片。
黄龙,尹德才,丁雪珍,肖才庭,龙志忠,龙飞,谢子明等同学和谢道民老师等1967年8月参观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合影。
![]()
老照片。
陈水祥,邓祖恩,罗新生,龙志忠等同学1966年11月在“文革”来临时,前往毛主席故乡韶山参观学习,合影留念。
![]()
老照片左起:
前排:范光明,龙兰香(龙英峰),谢子明,谢新民,骆绍芳;
后排:谢春根,张苏宁,谢先祖,邓祖恩。
![]()
1968年7月28日宁冈中学补发的谢福田同学的高中毕业证书。
![]()
龙志忠同学初中毕业证书。
![]()
龙志忠同学初中毕业成绩单。
![]()
这次同学聚会,得到《井冈山英烈》编委会主任,原井冈山市政协副主席(也是我们初中同届老同学)刁观生的大力支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和熟悉井冈山斗争历史,牢记革命胜利成果来之不易,向参加聚会的老师和全体同学每人赠送了一本《井冈山英烈》。
![]()
低年级学弟(1967年初三年级)张云海同学,向我们全班同学赠送了自己编写印刷的《养生与健康》小册子。祝大家健康长寿!
![]()
尹德才李樵莲同学为同学们赠送了自家工厂生产的“津津有味”系列辣酱品。
“津津有味”系列产品,2017年3月份正式开始运营生产,在江西影视频道评选“最美家乡味道”栏目中获第一名,目前为半自动生产线,日产5000瓶左右。正在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场地设备到位后,每条自动生产线日均产可达3万瓶以上。设计商标已获准注册。
![]()
龙志忠同学为参会的全班同学赠送了文化衫。
![]()
(图为宁冈中学校徽)
编后语:
水有源,
树有根。
通常中学六年光景,
却让我们念想了一辈子。
这是校缘,
这是乡愁。
如果心里还有梦,
那就是--
把母校珍藏心底,
拔不去,
拧不走。
让我们一起携手,
共同为
健康,
幸福,
快乐,
长寿。
路遥知马力,
且行且珍惜。
![]()
![]()